读书笔记-人类简史

认知革命

人类:一种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 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
    • 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Revolution)让历史正式启动
    • 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
    • 而到了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Revolution)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 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属”(genus)
    • 生物学家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每个名字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则是种名
    • 例如狮子就称为“Pantheraleo”,指的是豹属(Panthera)的狮种(leo)
  • 许多属还能再归类为同一科(family)
  • 最早的人类是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Australopithecus”(南方古猿)
    • 在欧洲和西亚的人类成了“Homoneanderthalensis”,意为“来自尼安德谷(NeanderValley)的人”,一般简称为“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
    • 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Homoerectus”(直立人),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
    •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则住着“Homosoloensis”(梭罗人,拉丁文意为“来自梭罗谷的人”)
    • 人类的摇篮继续养育着许多新品种,例如“Homorudolfensis”(鲁道夫人,“来自鲁道夫湖的人”)、“Homoergaster”(匠人,“工作的人”)
    • 而我们也颇为厚颜地把自己命名为“Homosapiens”(智人,“明智的人”)
  • 人类不是线性发展的,在某一个时期同时存在多种人中,智人也是其中之一
    • 大脑容量大
      • 大脑结构脆弱,不利于活动
      • 能耗很大,只占重量2%,却要消耗25%的能量
      • 令人困惑的是,在接近200万年的时间里,大脑并没有带来显著的优势,却一直偏执的在这条路上进化
    • 直立行走
      • 手解放出来做更精细的事
      • 促进了神经系统的进化
      • 导致背痛,颈脖部位的酸痛
    • 人类都是早产儿
      • 促使人类成为强社交生物,因为需要群体帮助照顾幼儿
    • 用火
      • 一些本无法消化的食物变为主食(如小麦,水稻,马铃薯等)
      • 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被杀死
      • 咀嚼和消化时间大幅缩减
      • 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
        • 一种说法认为,这减少了消化时所需的能量,从而使得大脑得到发育的空间
  • 长久以来,智人一直只是稳定位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直到最近才有改变
    • 在先前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会猎杀小动物、采集种种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时也会遭到较大型肉食动物猎杀
    • 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几种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
    • 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
  • 智人如何成为唯一存活的人种
    • 混种繁衍理论,即智人是和其他人种互通繁衍,从而融合为同一人种
    • 替代理论,即除了智人之外的其他人种灭绝了
      • 这种理论更加政治正确,毕竟世界上的人都有同样的祖先比较不会引起种族方面的讨论
      • 然而目前,已经找到证据证明各个地区的人身上携带者不同远古人种的DNA
    • 智人胜出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

知善恶树

  • 大约就是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
    • 智人的语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语言。每种动物都有着某种语言。
    • 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
    • 第二种理论,也同意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
    • 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 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
    • 在这个规模下,只需要靠人际关系就可以维持正常运作,而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纪律约束
    • 超过这个规模,就需要依靠虚构的故事。例如宗教,国家历史,法律故事等
  • 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
  • 自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依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迅速调整行为。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
    • 在认知革命之后,虽然智人的基因和环境都没什么改变,但智人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传给下一代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社会总会出现不生育的精英阶层
    • 过去远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可能维持几万年不变,但对现代智人来说,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关系和经济活动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 演化心理学
    • 这个领域的学者认为,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都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维
    • 比如爱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来自于祖先一辈缺乏这种摄入,因此看到这些食物就得大量摄入以免失去机会
    • 一夫一妻制和”远古公社”都存在于人类社会
  • 远古的采集生活与后来的农业和工业生活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极少使用人造物品
    • 无法光靠现存的文物来了解远古狩猎采集生活
    • 即使是在类似的生态、同样的基因组成下出现的人类,也能够创造出非常不同的想象现实,表现出来就成了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
    • 从认知革命之后,智人的“自然生活方式”从来就不止一种。真正存在的只有“文化选择
  • 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
    • 等到农业和工业时代开展,人类开始能靠着别人的技能生存下来,就算是低能的人也开始有了生存空间
    • 采集经济,能让大多数人都过着比在农业或工业社会中更有趣的生活
    • 采集者之所以能够免受饥饿或营养不良的困扰,秘诀就在于多样化的饮食。相较之下,之后农民的饮食往往种类极少,而且不均衡。
    • 远古采集者也比较少碰到传染病的问题
  • 多数学者都同意,远古的采集者普遍信奉泛神论的信仰(animism,源自拉丁文的“anima”,意义“灵魂”或“精神”)
    • 泛神论相信,几乎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只动物、任何一株植物、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其意识和情感,并且能与人类直接沟通
    • 泛神论者认为,人类和其他的灵之间并没有障碍,可以直接通过言语、歌曲、舞蹈和仪式来沟通
  • 我们已经看到,采集社会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宗教和社会结构,可以预测他们也同样有不同的暴力倾向。可能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一片平静祥和,但在其他地区却是动乱不断。
  • 整个动物界从古至今,最重要也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就是这群四处游荡、讲着故事的智人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 在历史上,人类首次抵达澳大利亚绝对算是大事一件,重要性不亚于哥伦布抵达美洲或是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 智人灭绝澳大利亚大型动物的证据
    • 大多数动物在智人来之前都活过了多次冰河期,但却基本都在智人登陆后灭绝
    • 同样是在澳大利亚,在那里的海洋生物却没有什么灭绝的变化
    • 这种灭绝现象,出现的时间点基本都是智人登陆的时间点
  • 智人如何造成澳大利亚的生物灭绝
    • 大型动物的繁衍周期较长,即使智人只是几个月捕杀一只,也会超过大型动物的生殖速度,使得在几千年时间内缓慢灭绝
    • 火耕技术改变了地貌,彻底改变生态
    • 气候变迁加上人类狩猎
  • 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速的一场生态浩劫
    • 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
    • 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只剩下大约100属
    • 远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魂归西天、就此灭绝

农业革命

史上最大骗局

  •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
  • 人到现代还有着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以及远古农民的胃
  •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 小麦以什么理由成为了智人的主要食谱?
      • 人类是杂食动物,谷物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消化
      • 小麦也并非经济安全,以某种特定谷物为生,显然不会比食用数十种食物更安全
      • 以人类暴力而言,小麦也不会更安全,会引来争夺和战斗
      • 也不能说因为给人类长远利益为由,毕竟对于当时的智人而言,并不会为了千年后的人类而去放弃当下的利益
    • 小麦成功的原因
      • 冰河时代结束,气候变得适宜小麦生长
      • 由于食物普遍需要进一步加工导致小麦在携带回家的过程中落在路上,得以在智人居住地附近生长
      • 刀耕火种导致小麦进一步独占阳光和养分
    • 公元前8500年至9500年左右,人类开始从采集者变成耕种者
  • 种植小麦带来的烦恼
    • 族群变大,使得疾病更容易肆虐,儿童成活率不高
    • 小麦种植规模的扩大使得人类变得更加幸苦忙绿
    • 单一作物更容易遭受旱灾
  • 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而且这可不是史上的最后一次
  • 公元前9500年的哥贝克力石阵可能表明先有信仰中心再形成人类聚落
  • 驯化动物
    • 按照演化的观点来看,驯化的动物无疑问是成功的,拥有大量的基因拷贝
    • 然而对于动物个体来说,却是经历历史上最大的痛苦

盖起金字塔

  • 农民和采集者的不同
    • 农业革命之后,农民的活动范围相比采集时代被大大缩小了,从而让人们的心里开始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 开始改造周围环境,变成一个隔绝野生环境的人工孤岛
    • 采集者只顾当下,农民开始顾虑未来
      • 担心未来使得农民会用别的办法减少当前风险,比如多种一些粮食,多开垦一些土地
      • 而这些正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 粮食剩余养活了更多的人,使得更多人聚集在一块,形成部落乃至国家
    • 大约公元前8500年,全球最大的聚落大概就是像杰里科这样的村落,大概有几百个村民
    • 而到了公元前7000年,位于今日土耳其的加泰土丘(ÇatalHöyük)城镇大约有5000到10000人
    • 再到了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肥沃月湾(FertileCrescent)一带已经有了许多人口达万人的城市
    • 公元前3100年,整个下尼罗河谷统一,成为史上第一个埃及王朝,法老王统治的领土有数千平方公里辽阔,人民达数十万
    • 在公元前2250年,萨尔贡大帝(SargontheGreat)建立起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号称拥有超过100万的子民,常备军队达5400人
    •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在中东开始出现大型帝国: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这些帝国统治人数达数百万,军队人数也有上万人
    • 到了公元1年,古罗马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纳税人口达1亿。有了这些钱,古罗马得以维持人数达25万到50万的常备军
  • 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
    • 不管是《汉谟拉比法典》还是美国《独立宣言》,都声称自己说的是普遍且永恒的公平正义原则
    • 想象着这个世界有着放诸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
    • 这种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而是唯一能让大群人类合作的救命仙丹
  • 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
    • 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
    • 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来进行维持
  • 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
    • 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 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 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记忆过载

  • 在农业革命之后,社会开始变得格外复杂,另一种全新的信息类型也变得至关重要:数字
  • 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之间,苏美尔人所发明的这套数字处理系统,正是“书写文字”
    • 苏美尔文字只能部分表意
    • 安第斯文化中的结绳语准确而高效,在西班牙人殖民之后被废弃
  • 文字发展
    •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间,苏美尔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
    • 中国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中美洲各地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也都发展出了完整表意的文字
  • 文字对人类历史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它逐渐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过去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已经转变为分割思考、官僚制度
  • 文字本来应该是人类意识的仆人,但现在正在反仆为主。计算机并不能理解智人如何说话、感觉和编织梦想,所以我们现在反而是用一种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字语言来教智人如何说话、感觉和编织梦想

历史从无正义

  • 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建构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这两者补足我们基因中的不足
  • 制度的制定者们认为一切的阶级划分和等级差别都是自然形成的,天生如此
  • 阶级有其重要功能。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能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 传统的印度社会是用种姓制度来分阶级,土耳其人用宗教,美国用种族
    • 这种传统深入社会底层,很难被打破
    • 这种传统观念导致受歧视的人群很难接受公平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更难以获得认可,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 人类社会普遍重男轻女
    • 在中国古代,生下女孩被认为不吉利
    • 很多地区强奸女人不算犯罪或者只是轻罪
  • 天生自然的生物学,可能性几乎无穷无尽。然而,文化却要求必须实现某些可能性,而又封闭了其他可能性
    • 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
    • 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
    • 从这个观点来说,只要是人类会作出的事情,就是自然允许的事情,包括同性恋
  • 男性和女性的文化认同
    • 肌肉理论
      • 认为男人比女人强壮,于是靠着他们肌肉的力量迫使女人就范
    • 流氓理论
      • 男性占有主导地位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好侵略的个性
    • 父权基因理论
      • 认为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男人和女人发展出了不同的生存和繁殖策略

人类的融合统一